健康教育
中醫(yī)養(yǎng)腳10法
俗話說,樹老根先枯,人老腳先衰。腳雖然默默無聞地工作,卻與人體健康關系密切。
人體中有很多條經(jīng)絡循行于腳部,有很多穴位分布于腳部,因此,養(yǎng)好腳,可以幫助人體扶助正氣,排出廢物,提高免疫力,延緩衰老。
中醫(yī)養(yǎng)腳的方法有很多,讀者朋友不妨一試。
■按摩腳部
按摩腳部是最常見、最簡單的養(yǎng)腳方法。具體步驟如下:每晚洗腳后,坐于床上,用雙手按摩腳掌、腳心、腳跟、腳背、腳趾,按摩完一只腳之后再按摩另外一只腳。按摩完畢之后,用手搓腳心,以腳心發(fā)紅、發(fā)熱為宜。此法可以促進腳部血液循環(huán),給腳部的經(jīng)絡、穴位以良性刺激,具有保健強身的作用。
■中藥足浴
中藥足浴能通過藥液熏蒸、經(jīng)足部吸收起到調(diào)理臟腑功能的作用。常用的足浴劑有生姜、桂枝、牡丹皮、赤芍、菊花、桑葉等。足浴劑的選擇有很強的專業(yè)性,最好請中醫(yī)師根據(jù)您的個人情況、體質(zhì)、需求來選擇最合適的中藥方劑。
■腳部日光浴
腳部日光浴的方法很簡單,把腳洗凈,暴露在日光中即可。在沙灘上進行日光浴只是偶爾在度假時才能做到,但是平常進行足部的日光浴還是很簡單的。陽光中的紫外線能起到殺菌作用,紅外線具有熱療作用,能促進足部的微循環(huán),防病治病。
■梳腳
梳腳,顧名思義,就是用梳子在腳部進行梳理,像梳頭那樣。梳腳要梳得到位,腳心、腳掌、腳跟、腳背及腳趾都要梳到,腳踝部也不能遺忘,因為腳踝部同樣是很多穴位的聚集區(qū)域。梳腳可以有針對性地刺激腳部穴位、經(jīng)絡,促進氣血陰陽的平衡,提高臟腑機能,并能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(huán)。梳腳用的梳子不要選擇太大的,也不要選擇梳齒過于尖銳的,最好選擇小巧玲瓏的木梳、牛角梳。
■踩石子
踩石子是老百姓常用的保健方法,很多公園設有專門的健身區(qū),健身區(qū)里面除了設置各種健身器材外,也鋪有石子路,供人踩在上面健身。踩石子對腳部穴位的刺激較大,初試者不宜時間過長。踩石子并不是人人都適合,孕婦以及某些疾病患者能否踩石子要先聽聽醫(yī)生的建議。此外,踩石子只按摩、刺激了腳底,對于腳背、腳踝沒有按摩作用,因此,要配合其他方法使用。
■踩網(wǎng)球
有些朋友住家附近并沒有石子路,或者因為怕涼而不愿意去踩石子,那么可以坐在家里踩網(wǎng)球。網(wǎng)球大小適中,不涼也不硬,價格低廉,便于清洗,非常適合在家使用。方法十分簡單:找兩個網(wǎng)球放在地上,坐在椅子上,洗凈雙腳,踩在網(wǎng)球上面來回滾動。按摩完腳底之后,可以坐在床上,拿起網(wǎng)球在腳背、腳踝部來回搓動。踩網(wǎng)球與踩石子一樣,都能起到有效的按摩作用。
■雙腳互摩
雙腳互摩的方法非常簡單,每晚洗完腳后,采取仰臥姿勢或者坐姿,兩只腳互相摩擦,直至發(fā)紅發(fā)熱為止。腳心、腳背、腳趾都要按摩到位??梢园凑者@樣的順序進行:先是雙腳腳心互相摩擦,接著右腳腳心摩擦左腳腳背和腳趾,然后左腳腳心摩擦右腳腳背和腳趾,最后雙腳腳跟互相摩擦。這種方法的益處在于既能起到按摩雙腳的作用,又不會耽誤做別的事,按摩的同時可以看電視、看書,兩全其美。
■赤腳行走
赤腳行走的養(yǎng)生理念自古有之,民間“赤腳行走接地氣”的說法有一定的道理。中醫(yī)認為,人足底的涌泉穴是足少陰腎經(jīng)的一個重要穴位,能牽涉到全身很多系統(tǒng)。行走的過程對于涌泉穴來說就是一個按摩的過程。赤腳行走比穿鞋行走的按摩效果更好。需要注意的是:赤腳行走以木地板、干凈的泥土地為好,盡量不要在水泥路面、瓷磚地面行走,以免被尖銳物體刺傷,或因地面過涼而受寒。
■空中蹬車
顧名思義,空中蹬車就是仰臥在床上,雙腿抬高,雙腳做蹬自行車的動作??蓜e小看了這個簡單的動作,它的作用可大了。我們的雙腳平時任勞任怨地工作,再加上雙腳處于身體的末端,很容易出現(xiàn)血液循環(huán)不暢的情況。如果每天做做空中蹬車的動作,就能使雙腳的血液順暢地回流到心臟中,使得新鮮血液更容易流到雙腳,如此一來,可明顯改善腳部的血液循環(huán)狀況。腳的狀態(tài)良好,則有助于身體各組織器官的正常工作。
■穿合適的鞋子
如果您常走路,要穿輕便、舒適的運動鞋或休閑鞋,并且最好買兩三雙鞋每天換著穿,以保證每天都能穿上干爽、舒適的鞋子。鞋跟過高、鞋身過緊、鞋體過硬,都會導致腳部血液循環(huán)不良,進而影響腳部健康。晚上回到家,要換上舒適的拖鞋,讓雙腳得到休息。需要注意的是,拖鞋雖然舒服,但也不能穿它走遠路,因為拖鞋不太跟腳,穿著它走遠路,會造成腳部肌肉損傷,引起疼痛。
小貼士:糖尿病足患者、腳部皮膚有損傷者、孕婦在進行足部按摩、踩石子、踩網(wǎng)球、中藥足浴前應經(jīng)過醫(yī)生許可,以免帶來不必要的麻煩。
摘自《健康》雜志